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2:51:58  浏览:92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2008〕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各中央企业:

  2008年汛期将至。汛期往往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高发的时期,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近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了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救大灾,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两个负责制”,层层建立并落实责任制,抓紧各项工作,确保思想、组织、措施、工作、责任五落实。要经常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汛期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工作到位,做到万无一失。对于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安全度汛意识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的开展,广泛宣传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普及有关防汛、度汛的基本安全知识,切实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公众的抗灾、减灾和自救意识及能力。要对重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好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及时加以宣传、表扬,对思想麻痹、工作马虎、问题较多的单位予以批评。

  三、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强化防范措施,牢牢把握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抓住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单位、部位、场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前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煤矿和非煤矿山及油田开采企业要加强对水患矿井的重点监控,强化对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防治水工作责任制;要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做到领导、组织、队伍、预案和物料五落实,预防淹井、透水、尾矿库垮坝、露天矿边坡坍塌、滑坡和泄洪区石油开采水灾、海上石油开采台风等导致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妥善保管有毒物质和遇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不得放在潮湿、透水和屋面渗漏的库房。火工厂等相关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防范雷击。要认真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防止职业中毒,特别是在下水管道、窨井和污水池的清洗、疏通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落实切实可靠的预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各类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企业要把防深基坑片帮垮塌、塌陷、边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列入重点监控范围,加强防范工作,控制事故发生。要加强对水库大坝以及江河湖泊防洪堤坝的监测和险工险段、重点部位的巡查,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及时发现险情并组织抢险,细化落实水库的“防、抢、撤”措施,绝不能发生决堤垮坝。

  道路和水上交通企业要特别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要求驾驶员务必注意汛期行车和行船安全,做到安全驾驶,确保汛期交通安全。铁路运输企业要对易发生泥石流、塌方、落石等危险处所进行重点检查监控。严格执行降雨量警戒制度,增加巡检次数,遇暴雨天气和线桥情况不明时,果断采取慢行、拦停、扣车、封锁区间等措施。

  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要抓好水利施工、供水、电力生产、车船交通、水库旅游等重点环节的安全防范,汛前要完成水毁工程和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涵闸、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等,落实在建工程防汛安全责任制,制订度汛方案,确保在建工程度汛安全。山地灾害多发地区和周边企业要加强山地灾害的防治与监测,制订预防和应急避险方案,警惕突发性暴雨、山洪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导致事故灾难的发生。沿海地区要加强海堤建设和管理,做好防御台风工作。

  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汛期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22号)精神,以排查治理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要把隐患排查治理、汛期安全生产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在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中,加强对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治理及防范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各单位认真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处理好防汛中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炭、水利、电力、冶金、建材、铁路、交通、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和水库、大坝、电网、尾矿库、矿井、桥梁、危险品储运、危房、通讯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汛期值守应急工作,做到靠前指挥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与气象、海洋、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联动和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机制,及时掌握水情及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确保汛情等信息和调度指令的畅通。要切实抓好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健全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体系。要制定和完善汛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企业的预案要与地方政府预案做好衔接。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加强救援物资设备装备的储备。要完善防汛值班制度,强化防汛值班工作,及时通报防汛工作情况。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要组织专家科学施救,防止盲目施救造成事故的扩大。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批复
1991年7月17日,最高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法纪(1990)18号《关于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是否包括民事、经济案件中的枉法裁判行为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审判人员在审判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徇私舞弊,故意颠倒黑白做枉法裁判,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邮电部关于印发《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的通知

邮电部


邮电部关于印发《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的通知
为健全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的管理,严密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作业组织,维护正常的通信秩序,现将《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随文印发,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办法(试行)》届时废止。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是收寄、传输、投递等各环节处理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统一规定,是实施业务监督和质量管理的依据。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认真组织相关干部和职工学习和贯彻,并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

附件: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

(1993年10月20日邮电部发布)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条 凡已开办国内电子信函业务的局,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申报办理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申报时应填报“开办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申请表”(附录一),附相关调查资料。由管理局核准并报部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办此项业务。
各管理局批准开办业务的文件应于业务开办前两个月报备,以便进行业务资料修改和同国外邮政联系工作。
第二条 各局在办理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前,应落实好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业务管理及传真机设备、长途直拨电话线路。
第三条 经核准开办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的局均称为“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开办局”(以下简称开办局)。
各开办局除负责本市(县)范围内进、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外,还应根据本地业务量分布情况,合理地设置收寄点,组织好揽收服务工作。
第四条 为便于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管理和国际帐务工作的进行,各开办局(含收寄点)所收寄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一律传发至省内指定的中继局,不得直接传发至国外。对已提供国外用户自备传真机号码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目前亦应通过中继局转发。
第五条 各开办局的作业组织必须服从于统一的处理时限规定,并纳入本局邮政通信组织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指挥调度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中继局(以下简称中继局)是指负责向国外邮政电子信函业务中继局(以下简称国外中继局)传发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和接收、处理国外中继局发来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局。
中继局同时负责省内各类进、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转发、规格质量查核、业务统计及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帐务工作。
中继局的设立和撤销,由部业务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 各中继局必须备有符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规定的三类传真机和国际长途直拨电话(IDD)线路。并取得国际用户传真使用权。传真机应处于全天(24小时)开机状态。
第八条 中继局因业务需要同国外中继局进行业务联系时,可以缮发国际电子信函业务验单(电函1007)、查单(电函1008)、简函及复电。非中继局不得向国外中继局缮发验单、查单、简函、复电等。
中继局所发的验单、查单、简函、复电应用英文或对方通晓文字书写,由本局主管业务人员签发。涉及重大问题的应由主管局长签发并报送相关管理局备查。
第九条 中继局缮发的验单、查单、简函及复电可按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公事传发。除此之外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一律实行纳费交寄。
第十条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不办理邮件改寄、更改名址和异地查询业务。
第十一条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应归口于各局邮政速递部门办理。按址投递的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一律纳入国际特快专递邮件投递渠道进行。
第十二条 各局应严格按照邮电部“关于处理邮件应当注意的安全保密事项的规定”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第十三条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的通达国家(地区)、开办日期等有关事项由邮电部业务主管部门与相关国家(地区)的邮政主管部门商定后,通知各地执行。
第十四条 各管理局、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及业务检查部门要对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业务传发质量的测试
第十五条 开办局正式办理业务前,应按照“国内邮政电子信函业务处理试行办法”第二章的规定与中继局进行传发质量测试,并将测试样张真迹件报管理局,核定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第十六条 中继局的传发质量测试工作按照部业务主管部门的通知办理。测试工作结束,应将测试情况及所收到的测试样张由管理局报部业务主管部门核定后,将最终结果通知相关管理局。
第十七条 中继局进行质量测试实施程序规定:
(一)在测试前应将本局传真机号码(包括国际长途直拨区号)输入传真机存储系统中。
(二)按照业务主管部门测试通知中规定的日期、时间向国外中继局传发“邮政电子信函测试函”(电函1001甲)和“邮政电子信函测试样张”(电函1001乙)各一份。
(三)按时接收国外中继局发来的“电子信函测试样张”并尽快给予机上确认。
如发现进口国际电子信函测试样张传输质量差时,各接收中继局应立即通知国外有关中继局重新传发。经二次传发传输质量仍差时,不再要求对方传发,并将这一情况书面电告对方。
第十八条 邮政电子信函测试样张的传输质量标准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整页单字、字母均清晰的,质量为、优”;
整页单字、字母均清晰,但测试样张真迹件上有与正文无关的污点或污迹的,质量为“良”;
整页单字、字母有部分辨认不清,质量为“差”。

第三章 准寄内容和规格要求
第十九条 用各种文字印刷或手写的书信、稿件、单据、合同等书面通信材料及图象、图表(晒制的图象、图表除外)均可作为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寄发。但具有反动、淫邪、有伤风化内容和我国法令禁止寄发的,以及注有“机密”或“秘密”字样的不予收寄。
第二十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最大传输面积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A4尺寸,即每页为297毫米×210毫米。每页四周应留出不小于10毫米的空白边。
第二十一条 字符
(一)汉字最小以5号字为限(即3.5毫米见方);
(二)拉丁字母和数字最小为3.2毫米见方(即普通外文打字机字体);
(三)线和点最细为0.3毫米。
第二十二条 书写
(一)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可用钢笔、圆珠笔、毛笔书写或使用打印设备缮备,字迹必须为深色(黑色、蓝色等)。
(二)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收、寄件人姓名、地址应用英文、法文或寄达国通晓文字书写。如只用英、法文以外的文字书写时,还应用中文或英、法文加注寄达国国名和地点。寄达国国名和地点应当大写。
寄往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的电子信函邮件,可只用中文书写收、寄件人名址。
(三)以企事业单位、团体或国外驻华机构名义交寄邮件时,应出示证件(介绍信)或在所寄的电子信函邮件、“电子信函邮件交寄清单”(电函1003)上加盖与之相符的公章。
加盖印章的邮件,印章不能影响正文文字的清晰度。
(四)收、寄件人的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及三类传真机号码应准确填写在相关栏目内。
(五)国际电子信函的传输效果为黑白两色,用户寄发的邮件纸质要洁白,要有较鲜明的对比度,不可折叠。
第二十三条 对不符合规定邮件的处理:
(一)需传发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如尺寸超过规定标准,应由寄件人按规定尺寸进行分割,并标明传输的顺序页码。
(二)如果邮件书写颜色、纸质、收件人名址不符合规定时,应退寄件人补办后再行寄发。
(三)寄件人坚持要求传发邮局认为不适于传输的邮件,只能在寄件人承担“责任自负”的情况下,才能受理。在此情况下,应由寄件人在传输页第6栏内加注“RE”(Risques Expediteur)字样。当“RE”并不适用于全部所传稿件时,可由寄件人指明具体页数,例如:“RE3+5+12”。
(四)如寄件人寄发的邮件颜色深浅不一,对比度差时,应劝其提供对比鲜明而又清晰的稿件。若寄件人仍坚持要求传发,也应按本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第四章 资 费
第二十四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种类和基本资费标准由邮电部制定并公布实施。
第二十五条 基本资费。
(一)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收寄资费按用户寄发的实际页数(不含传输页)计收资费,每页字符多少不限。
(二)基本资费的计算方法
第一页资费为:邮件处理费(25元)+3分钟国际长途电路使用费。
其后每页资费为:邮件处理费(15元)+1分钟国际长途电路使用费。
第二十六条 特殊服务费。
(一)揽收服务费:应用户要求,邮局派员到户收寄电子信函邮件时,邮局按次收取揽收服务费。收费标准与揽收国际特快专递邮件规定同。
同时揽收电子信函和特快专递邮件时,应只收一项业务揽收服务费,不可重复计收。
(二)超远投递费:对地处直投范围以外的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如寄、收件人要求以特快专递(EMS)方式按址投递时,可以向收件人收取一项“超远投递费”。具体数额由各管理局据实与当地物价部门商定。
(三)进口邮件特殊处理费:
对寄件人未通过国外邮政部门而利用自备传真机直接将稿件传发至我国时,各寄达局无论以何种方式投交收件人,均向收件人收取一项“进口邮件特殊处理费”,其收费标准为每页15元。
(四)撤回邮件手续费每件10元。
第二十七条 收费方式。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采取现金和记帐总付两种收费方式。采取邮资总付方式时,邮局应按一个月预计寄发电子信函邮件量向寄件人(单位)收取预付款。每月结算一次。

第五章 邮件的收寄
第二十八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均按给据邮件收寄。
第二十九条 邮件收寄方式。
(一)营业窗口收寄。
(二)用户机上寄发。即寄件人通过自备传真机向所在地业务开办局寄发。用户机上寄发仅限于邮资记帐总付的用户使用。
(三)上门揽收。即应用户要求,由揽收人员到户办理收寄。
第三十条 用户交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时,应依式填写“国际电子信函传输页”(电函1002)。
要求寄达邮政以电话通知收件人到局领取的,寄件人应准确填写收件人电话号码;要求向收件人自备传真机上传发的,寄件人应填写收件人三类传真机号码。
第三十一条 营业窗口收寄手续:
(一)查核邮件寄达地是否属于业务通达范围,并验视寄发的内容、书写规格及传输页的填写是否符合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邮件按本规则第23条规定办理。
(二)验视无误后,应在传输页上填写收寄局名、电子信函页数(传输页除外)和邮件号码。邮件号码自20001起编至29999止。号码前加注汉语拼音收寄局局名和代码(如:Beijing900--20037),并计收邮件资费和加盖收寄局日戳。
(三)寄件人以现金交付邮件资费时,收寄人员应开具“电子信函邮件收据”(电函2003)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寄件人收执;第二联为缴款凭证;第三联为存根。
(四)以邮资总付方式交寄邮件时,寄件人除依式填写传输页外,还应填写“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交寄清单”(电函1003)一式二份,并加盖交寄单位印章和签署姓名。

收寄人员逐件验视并办理收寄手续后,在交寄清单上填入邮件号码、页数和资费,并在规定的位置上加盖日戳及名章。第一联作为计费凭证;第二联交寄件人收执。
第三十二条 用户通过自备传真机向当地业务开办局交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时,应填写“传输页”和“交寄清单”各一份。值机人员接收后交营业窗口按邮资总付用户交发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手续办理。
第三十三条 到户揽收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收寄手续:
(一)到户揽收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时,揽收人员应按本规则第三十一条第(一)、(二)款办理。但需单独编列邮件号码,揽收人员的代号(ABC等)应写在收寄局代码的后面(如:Bei--jing900A--20037)。
(二)揽收邮资总付用户的邮件时,还应按本规则第31条第四款规定办理。但“国际电子信函交寄清单”上可以不加盖收寄局日戳,由揽收人员签注收寄日期、时间后,一份当即退交寄件人留存。
(三)对现金交付邮资的,揽收人员应按本规则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办理。
(四)揽收后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一律由揽收人员登列“电子信函邮件交接清单”(电函2005)一式三份。一份连同所收资费及收据第二联或“国际电子信函交寄清单”(电函1003)交营业收寄人员复核;一份同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一起与值机人员办理交接。
第三十四条 营业人员应将用户机上交寄和窗口收寄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登入“电子信函邮件交接清单”(电函2005),并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国际”字样,按出口时限的规定交值机人员发出。
第三十五条 营业结束后,营业人员应根据收据存根,大宗用户交寄清单和当日(班)出口邮件进行平衡合拢。并按照收据存根扎结,填制缴款单(邮特2007)连同现金、支票及收据第二联向财务出纳员缴款。
第三十六条 补发副收据和退补邮费的处理
(一)寄件单位(个人不受理)要求补发副收据,可根据原收据(如不能交验原收据应出具证明)免费补发相关邮件副收据。补发的收据及其存根上应批注原收据日期、号码和加盖“副收据”戳记。在原收据或相关证明上还应批明“×年×月×日已补发副收据”字样。相关证明附存根后面存查。
凭副收据要求办理邮件查询、撤回和补偿时,不予受理。
(二)邮件收寄后,发现多收或少收邮费时,应依式填写“退还/补收邮费收据”(邮1616)一式二份,向寄件人退、补。并在相关邮件原收据上批注退/补费数目和退/补邮费收据号码,以备查考。“退还/补收邮费收据”用作退还邮费时,将“补收”字样划销。反之,将“退还”字样划去。
(三)补收邮费时,将收据一份交付款人收执,收回的邮费列入当日营业收入报表上缴财务。退还邮费时,将收据一份由收款人签章后作为营业帐务处理凭证。

第六章 出口邮件的传输
第三十七条 各局收寄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应在规定时限内由值机人员传发至中继局。
第三十八条 邮件在传发前,值机人员应严格复核把关,认真查核下列各项:
(一)寄达国和寄达地是否为业务通达范围(对寄件人要求直发收件人自备传真机的邮件除外)。
(二)所寄发的邮件有无违反禁寄规定。
(三)所寄发邮件的尺寸、字符等是否符合要求。
(四)由寄件人填写的传输页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错写寄达国名和寄达地名;寄达地名与国名是否相符;外文字母有无大写。
(五)邮件收件人名址是否已详细填写。有无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或传真机号码。
如发现不符,可以代为更正补办的,应代为更正补齐;无法更正补办的,应立即通知收寄部门与寄件人联系,尽快补齐后传发。
第三十九条 各局在向中继局传发时,要依照“国际电子信函寄发流水号登记表”(电函1004)在传输页上逐件编列寄发流水号,寄发流水号自00001起编,每月换编一次。
第四十条 经拨叫相关中继局传真机号码并发出接收信号时,要核对传真机显示屏上的号码与所呼叫传真机号码是否相符。查核无误后,先传送“国际电子信函传输页”(电函1002),再按页码顺序逐一传发邮件。
第四十一条 机上传输完毕,值机人员应查核所传页数是否同传输页上所注页数相同,以防漏传。并将机上提供的“操作报告单”(ACTIVITY REPORT)贴附在传输页后面备查。
邮件处理完毕,值机人员应在传输页背面规定的位置上签章。
第四十二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由各局正常传至中继局后,对寄件人要求原稿寄退的,由值机人员将传输页副联附在原稿上装入“电子信函邮件信封”(电函2010)按挂号公事寄退。寄退时间登录在传输页相关栏内。
对寄件人要求自取原稿的,当即交营业人员留交。三日内不取时予以销毁。
第四十三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传发后,收到中继局发来“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电函1007)时,值机人员应按以下规定立即处理和回复。
(一)因寄件人自身原因,造成邮件无法妥发或传输质量差时,收寄局应通知寄件人尽快补办再发。如一时无法补办,应按退回办理,所收资费扣除等同国内电子信函邮件费用外,余额部分退回寄件人。
(二)因电路或设备原因,造成传输质量差等情况时,应通知寄件人。所收资费全部退回。
(三)如果“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所告事项来自国外中继局时,收寄局应将邮件验单内容通知寄件人。相关资费不退。
对收件人名址欠详、电话号码或传真机号码有误时,可由寄件人补充更正后重发,但重新按规定计收资费。
(四)值机人员对中继局转发或发来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电函1007)处理了结后,将其附在相关传输页后面备查。
第四十四条 各中继局转发收寄局发来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相关接收工作按本规则第七章有关规定办理)及本局收寄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前,仍应按照本规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查核。
第四十五条 对经转范围外各收寄局发来的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各中继局不予处理、转发。
第四十六条 各中继局在查核、处理出口或出转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时,如发现不符情况,应代为更正补办。对无法更正补办的应及时填发“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电函1007)通知寄发局。
第四十七条 各中断局对收寄局发来的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应在规定时限内转发完毕。如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转发时,中继局应将这一情况立即电告相关寄发局。
第四十八条 中继局转发前,要依照中继局“国际电子信函寄发流水号登记表”(电函1004)在传输页上重新编列寄发流水号。该流水号应续填在原收寄局寄发流水号之后。流水号自00001起编,流水号前加注中继局局名汉语拼音缩写,流水号按月换编,如00073/JN00152(即原寄流水号为00073/济南中继局转发流水号为JN00152)。
第四十九条 邮件在转发时,中继局要认真核对寄达地名和寄件人所选择的投递方式。对寄件人要求直接发至收件人自备传真机的邮件,中继局应直接转发至收件人自备传真机。
第五十条 中继局机上转发邮件的处理手续按本规划第四十、四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五十一条 邮件转发后,对本局收寄的邮件按本规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将原稿退寄件人。对出转口邮件底稿,由中继局指定专人处理。
第五十二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转发至国外后,如收到寄达国中继局(或收件人)发来的接收情况记录单或简函、验单时,应立即查核处理。
(一)对传输质量差的邮件应依据具体情况作如下处理:
1.寄件人已在传输页第六栏内注明“责任自负”(RE)时,中继局应向国外中继局(或收件人)重申。
2.寄件人未在传输页第六栏内批注时,中继局应将相关邮件重传。经二次转发,其效果仍差时不再重传。并将国外中继局来验(译成中文)和相关操作报告单(ACTIVITY REPORT)一并通知原寄局。
(二)对收件人地址、电话号码、传真机号码不详或有误时,中继局应转告原寄局。
(三)因我邮政原因,造成邮件误发、少发、重复传发时,相关中继局应立即进行更正。并将更正的情况批注在相关记录单或验单上备查。
处理完毕的记录单或验单应随相关邮件传输页一并存档。
第五十三条 每日工作完毕,值机人员应将当班处理的国际电子信函传输页按流水号顺序整理装订,归档备查。在整理装订时应认真核对有无空号、重号、错号等。

第七章 进口邮件的接收及转发
第五十四条 各中继局和开办局值机人员应随时监视传真机的工作状态。保证全天(24小时)随时可自动接收邮件。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及时处理解决。
第五十五条 中继局对进口邮件的处理
(一)邮件接收后,值机人员应检查以下内容:
1.邮件有无误发、错发;
2.邮件传输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3.邮件页数有无短缺;
4.寄件人选择的投递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二)值机人员对所收邮件查核完毕,应按接收顺序登列“国际电子信函接收流水号登记表”(电函1005),在相关传输页背面填写接收流水号码,签注值机人员姓名。
(三)对错发、误发的邮件,值机人员应在相关邮件传输页第七栏内注明“邮件误发某局,请重新传发至正确寄达地”(Missentto……,please retransmit it to correct destination)或缮发验单,由机上通知原寄邮政中继局。
(四)对传输质量差(寄件人已在传输页第六栏内注明责任自负的邮件除外)或页数短缺的邮件,值机人员应在相关邮件传输页第七栏内注明“全部重传”(RPT)或“重传某某页”(RPTpage…+…+…)后,告知原寄邮政中继局。
(五)对进转口邮件,中继局接收处理后,按本规则第四十八条规定续编寄发流水号,在规定时限内转发至寄达局。
第五十六条 国外用户利用自备传真机直接传发至中继局传真机的邮件,各中继局接收后应按本规则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理。
第五十七条 寄达局对进口邮件的处理
各寄达局由机上接收到中继局转发来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后,应按本规则第五十五条(一)至(五)款的规定进行检查处理。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国际进口邮件进行批译。凡寄交国内机关、单位、学校(包括单位中的个人)的邮件,可只译单位名称。其他邮件,均应译出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
(二)属于按址投递或电话通知收件人领取的邮件,应将传输页复印一份,将收、寄件人名址部分连同电子信函邮件一并装入“电子信函信封”(电函2010),进行缮封(收件人名址部分必须固定在信封透明窗部位)后,与投递部门或营业窗口办理交接签收手续。
(三)对通过用户自备传真机投交收件人的邮件,应由值机人员在规定时限内转发。
(四)对用户利用自备传真机传发来的邮件,值机人员应按本规则第二十六条(三)款规定计算出应收取的“进口邮件特殊处理费”,并在“电子信函邮件信封”(电函2010)右上角加盖“应收特殊处理费”戳记(图一)
------------------
|应收特殊处理费|
|--------------| 尺寸20×80毫米(带框)
| 元|
------------------
图一
第五十八条 中继局和寄达局值机人员每日工作完毕,对当班处理的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与国际电子信函接收流水号登记表核对,相关传输页应按流水号顺序理订存档。

第八章 邮件的投递
第五十九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投递应依据寄件人在传输页上选定的方式办理。目前我国对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仅按以下方式投递:
(一)按特快专递(EMS)方式投送(业务代码为C);
(二)收件人自行到窗口领取(业务代码为D);
(三)由寄达局电话通知收件人来局领取(业务代码为E);
(四)通过用户自备传真机投递(业务代码为F)。
其他投递方式我国暂不办理。
第六十条 投递部门在接收值机人员交来的邮件时,应与交接清单核对件数是否相符,有无错交。遇有不符或错交时,由交方立即更正后再予签收。
第六十一条 邮件投递前,应在电子信函邮件信封上加盖投递日戳、投递人员名章和登抄投递清单。应收“进口邮件特殊处理费”的邮件应另行抄登投递清单(电函1010),并开具收据。
第六十二条 要求按特快专递方式(C)投递的邮件,应按“国际特快专递邮件处理规则”中有关规定按址投递。投交时,由收件人在投递清单上签注姓名、日期及时间。
(一)对因收件人不在,当班无法投出的邮件,投递人员回局后应在投递清单上注明,交相关人员登记保存,于下一频次再投。第二次仍未妥投,投递人员应留条通知收件人次日投送时间。经三次投递仍无法妥投时,相关邮件按无法投递电子信函邮件处理。
(二)无法投递的邮件由投递人员粘贴“改退批条”(邮1407),批注退因,加盖经办人员名章交主管人员复核签章后送值机人员处理。
(三)投递人员每日(班)工作完毕,应将投递清单复查、整理后与未投出的邮件一并交主管人员。经查核无误投、漏投等情况后,按日理订存档。
如发现误投、漏投或收件人漏签收等情况时,应由相关投递人员立即补办。
第六十三条 收件人自行到窗口领取(D)和电话通知收件人来局领取(E)的邮件,由窗口投交人员按第61条规定办理后,做如下处理:
(一)电话通知收件人来局领取的邮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通知收件人,并将通知的时间、受话人姓名、回复意见记录在投递清单相关栏目内。
(二)窗口投交电子信函邮件时,应查验收件人证件,确认后由收件人在投递清单上登注证件名称、号码并签名、签时。
(三)发出电话通知24小时后邮件尚未被领取时,应每日电话催领一次,并将催领情况批注在清单上。三日后仍未领取时,按无法投递邮件处理。
第六十四条 通过用户自备传真机投递(F)的邮件按第五十七条相关规定办理。
第六十五条 值机人员对无法投递的电子信函邮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认真核对“改退批条”是否已按规定填写,有无误退现象。
(二)核查无误后,填写“电子信涵邮件无法投递通知单”(电函2011),通知相关中继局。由相关中继局缮备“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电函1007),由机上通知原寄邮政中继局。
(三)通知单由机上传发后应附在相关邮件传输页后存查。原邮件传真稿交专人处理。

第九章 邮件的处理时限
第六十六条 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均应于收寄(接收)后迅速传发。
(一)各开办局收寄邮件后,30分钟内向中继局传发。如因线路原因未能发出,应向寄件人征询处理意见。
(二)中继局自收妥后,60分钟内向国外中继局(或收件人传真机)传发。出转口邮件在中继局滞留3小时仍不能妥发时,中继局应将这一情况通知相关开办局。
第六十七条 中继局对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处理时限:
(一)中继局在正常工作时间(含节假日)内接收的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应于60分钟内转发至寄达局。对本局投递的进口邮件按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时限办理。
(二)中继局于18时至次日8时间接收的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应于次日九时以前转发至寄达局。
第六十八条 寄达局收到中继局转发来的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后,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投递:
(一)对寄件人要求以特快专递(EMS)方式投递的邮件处理频次为:
1.八时以前收到的邮件,第一频次投递;
2.八时至十二时收到的邮件,第二频次投递;
3.十二时至十五时收到的邮件,第三频次投递;
4.十五时以后收到的邮件,最迟于次日第一频次投递。
(二)直投范围以外的邮件,应在上述各频次时限内电话通知收件人后,按快件时限转发投送。
(三)对电话通知收件人来局领取的邮件,应于收到后一小时内,由窗口营业人员电话通知收件人来局领取。
(四)对通过用户自备传真机投交收件人的邮件,应于收到后一小时内由值机人员转发至收件人自备传真机。

第十章 邮件的撤回
第六十九条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交寄后,寄件人可于当日向收寄局申请撤回。
第七十条 寄件人申请撤回邮件时,须出示邮件收据和本人身份证(对以单位名义寄发的邮件,还须出具单位证明信),填写“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撤回查询申请书”(电函1011)一份。
收寄局受理撤回邮件申请时,收取“撤回邮件手续费”10元,并在原收据上加盖“撤回”戳记。
第七十一条 如果寄件人要求撤回所寄发邮件中的一页或数页时,寄件人应将要求撤回邮件的页码序号和所撤回的总页数明确地批注在“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撤回、查询申请书”(电函1011)备注栏内。撤回邮件手续费仍按一件收取。
第七十二条 收寄局受理撤回邮件申请后,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邮件尚未转发,收寄局应将邮件退交寄件人。请寄件人在申请书上签收,收回原邮件收据,开具“退还/补收邮费收据”。将所收邮费退还寄件人(但揽收服务费等已提供服务的费用不退)。原邮件收据附在收据存根上,相关邮件撤回申请书附在相关邮件传输页后面存档备查。
(二)邮件已发往中继局,收寄局应将机上传发节目填注在“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撤回申请书”上,传发至相关中继局。
第七十三条 中继局对撤回邮件的处理
(一)中继局收到相关邮件撤回申请书后,应立即查明相关邮件的情况。如邮件尚未传发至国外,应用传真方式电复收寄局。相关邮件撤回申请书及复电一并附在相关邮件传输页后面备查。相关邮件批明原因后按邮政公事退收寄局转交寄件人。
(二)中继局收到相关邮件撤回申请书时,邮件已转发至国外,中继局应根据相关邮件撤回申请书的要求和邮件转发节目缮备电子信函业务公事简函通知寄达国中继局。
如寄件人要求撤回所寄发邮件中的某一页或数页时,中继局还应对原邮件传输页进行更正修改。修改更正后的邮件传输页须随简函一并传发。
(三)对中继局直接转发至国外收件人自备传真机的邮件,如中继局已转发,便视为邮件已妥投收件人。中继局不再办理撤回事宜。但中继局应将“已妥投收件人”的情况电复收寄局。
(四)中继局收到国外中继局对撤回邮件的回复后,应立即译成中文,转知收寄局。
第七十四条 收寄局收到中继局关于撤回邮件处理情况的回复后,应转知寄件人。所收邮费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对尚未转发国外的邮件,在原收邮费中扣除等同的国内电子信函邮件资费后,余款退寄件人;
(二)对已转发国外的邮件,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所收邮费均不予退回。
第七十五条 中继局收到国外中继局要求撤回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电函,应立即查明相关邮件情况并按如下规定处理。
(一)如邮件尚未转发或尚未由本局投递,则应立即停止转发或投递,将邮件留存并用电子信函业务公事简函将处理情况通知国外中继局。
(二)如邮件已转发,应将国外发来的撤回邮件简函译成中文,通知寄达局办理。
第七十六条 寄达局收到中继局转来的国外中继局要求撤回邮件的电函后,对尚未投递的邮件停止投交,相关邮件真迹稿由专人处理。对已投交收件人的邮件不再追撤。查处结果应电复中继局,由中继局再电复国外中继局。
第七十七条 各局应将相关撤回邮件的来函(电)和复电、函一并附在相关进口邮件传输页后存档备查。
第七十八条 对寄至我国党政机关(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检察院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邮件不接受国外中继局提出的撤回要求,相关邮件应照常转发和投递。

第十一章 邮件的查询 出口邮件的查询
第七十九条 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自交寄之次日起一个月内免费受理查询。但对用户要求提供收件人签证影印件的邮件查询,应按件收取邮件查询费。每件10元。
第八十条 查询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应由寄件人凭交寄邮件收据向原收寄局办理。
受理人员应验视收据,在收据背面加盖“查询”字样戳记、日戳、名章后退寄件人。寄件人应依式填写“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查询申请书”(电函1011)一份。
第八十一条 收寄局受理查询邮件申请后,应编列顺序号码,号码后面加注年份(如10/93),号码按年换编。同时,收寄局应将机上传发节目逐项填注在查询邮件申请书上,由机上传发至中继局。其处理时限为120分钟。
第八十二条 中继局收到收寄局发来的查询申请书后,应缮备“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查单”(电函1008)并按顺序号登记在出口查单登记表内。于当日转发至寄达国中继局递查。
第八十三条 查单自出口中继局传发之日起,三日内仍未收到寄达国中继局回复时,出口中继局应向对方进行催查。催查时应将上一次查询日期批注在催查单上。经两次催查仍未收到对方回复时,中继局应将这一情况报告部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抄报所在省管理局),由部业务主管部门同寄达国业务主管部门联系。此后,如果中继局直接收到寄达国回复时,应电告部业务主管部门。
第八十四条 中继局收到寄达国回复查询结果后,应转知邮件收寄局。
第八十五条 所查邮件被确认在国内或国外丢失、损毁、延误时,由收寄局通知寄件人,并按规定办理补偿。
第八十六条 所查邮件自中继局向国外发出查单一个月后,仍未收到对方回复时,视为在国外丢失,相关中继局应将这一情况通知邮件收寄局。

进口邮件的查询
第八十七条 中继局收到国外中继局发来的进口邮件查询电或查单后,应顺序编列进口邮件查单号码、登列进口查单记电表、注明邮件转发节目,并将收件人外文名址等译成中文,于接收查单当日转至寄达局或本局投递部门递查。
第八十八条 寄达局于24小时内查明相关邮件的处理结果,电复中继局。

第十二章 邮件的补偿
第八十九条 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无论因国内或国外邮政部门原因造成延误、丢失、损毁,均由收寄局向寄件人进行补偿。但对间接损失不承担责任。
第九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邮政不负担补偿责任。
(一)由于不可抗力事故造成档案损毁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邮件延误、损毁的;
(二)由于寄件人或收件人原因(如名址欠详有误、久催不领等)致使邮件延误,失去应有效用的;
(三)邮件被寄达国按其国内法令扣留、没收或销毁的;
(四)寄件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邮件查询的。
第九十一条 出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补偿标准:
(一)由于延误造成所寄发的邮件失去应有效用时,原寄局将所收取的全部资费(包括服务费),退回寄件人。如寄件人要求重发时,可以免费重发,但原收费用不退。
(二)邮件丢失,损毁,由收寄局除将所收取的全部资费(包括服务费)退回外,另按每件邮件50元(人民币)的标准补偿寄件人。
第九十二条 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补偿
(一)根据对等原则和与国外邮政双边协定的规定,我国不承担对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的丢失、损毁的补偿责任。由原寄邮政按其规定向国外寄件人办理补偿事宜。
(二)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在国内转发、投递过程中,由于邮政部门原因造成邮件延误时,应由责任局向收件人进行补偿。其补偿标准为每页8元(人民币)。
(三)进口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在我国国内发行丢失、损毁、延误时,应查明原因和责任。由责任局按规定统计上报。
第九十三条 补偿金的支付
(一)补偿金由我国邮政支付时,一律支付人民币。
(二)出口邮件在国内发生丢失、损毁、延误时,由责任局向收寄局归还已塾付的补偿金。
(三)出口邮件因国外邮政责任(包括久查不复)造成支付补偿金时,收寄局应通过本省管理局报邮总处理。
(四)收寄局支付补偿金时,应开具“退还/补收邮费收据”(邮1616)一式二份。由收款人签证后一份交本局财务人员,一份存查。
第九十四条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档案应按日理订,按月送档案部门归档。档案部门保管半年后予以销毁,但尚未结案的留存至了结。涉及帐务结算的档案应保存二年。
附录一: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开办局申报表
------------------------------------------------------------
| 项 目 | 基 本 情 况 |
|------------------|------------------------------------|
| 开 办 城 市 | |
|------------------|------------------------------------|
|业部| 名 称 | |
|务 |------------|------------------------------------|
|主 |负责人姓名 | |电 话| |
|管门| | | | |
|----|------------|------------|--------|------------|
|业部|主管人员姓名| |电 话| |
|务 |------------|------------------------------------|
|经 |值机人员姓名| |
|办门| | |
|----|------------|------------------------------------|
| |传真机(部)| |类 别| |
| |------------|------------|--------|------------|
|设 | 型 号 | |接收方式| |
| |------------|------------------------------------|
| |传真机号码 | |
| |------------|------------------------------------|
|备 |其它设备情况| |
|------------------|------------------------------------|
| 对外服务电话 | |
|------------------|------------------------------------|
|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 |
|------------------|------------------------------------|
| 备 注 | |
------------------------------------------------------------
填制日期: 单位盖章:
说明:1.类别为传真机种类。 2.型号为传真机型号。
3.设有收寄点的局,收寄点名称填注在备注栏内。
4.本报表在各局申请开办电子信函业务时,随相关申
报材料一并报送。
附录二: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开办局一览表
------------------------------------------------------------------
|省、区、市|中继局 |开办局|传真机号码 |备 注|
|----------|--------|------|------------------------|------|
|北 京 |北 京| |01 512 8684 | |
|----------|--------|------|------------------------|------|
|天 津 | | | | |
|----------|--------|------|------------------------|------|
|河 北 |石家庄 | |0311 755407 | |
|----------|--------|------|------------------------|------|
|山 西 | | | | |
|----------|--------|------|------------------------|------|
|内 蒙 古|呼和浩特| |0471 668222 | |
|----------|--------|------|------------------------|------|
|辽 宁 |沈 阳| |024 2730659 | |
|----------|--------|------|------------------------|------|
| |大 连| |0411 3620046| |
|----------|--------|------|------------------------|------|
|吉 林 |长 春| |0431 257542 | |
|----------|--------|------|------------------------|------|
|黑 龙 江|哈尔滨 | |0451 3620160| |
|----------|--------|------|------------------------|------|
|上 海 |上 海| |021 3248822 | |
|----------|--------|------|------------------------|------|
|江 苏 |南 京| |025 5503923 | |
|----------|--------|------|------------------------|------|
|浙 江 | | | | |
|----------|--------|------|------------------------|------|
|安 徽 |合 肥| |0551 244481 | |
|----------|--------|------|------------------------|------|
|福 建 |福 州| |0591 578764 | |
|----------|--------|------|------------------------|------|
| |厦 门| |0592 252408 | |
|----------|--------|------|------------------------|------|
| | |漳 州|0596 239500 | |
|----------|--------|------|------------------------|------|
| | |泉 州|0595 214245 | |
|----------|--------|------|------------------------|------|
|江 西 |南 昌| |0791 218144 | |
------------------------------------------------------------------

------------------------------------------------------------------
|省、区、市|中继局 |开办局|传真机号码 |备 注|
|----------|--------|------|------------------------|------|
|山 东 |济 南| |0531 618254 | |
|----------|--------|------|------------------------|------|
| |青 岛| |0532 260002 | |
|----------|--------|------|------------------------|------|
| | |潍 坊|0536 329094 | |
|----------|--------|------|------------------------|------|
|河 南 |郑 州| |0371 669400 | |
|----------|--------|------|------------------------|------|
|湖 北 |武 汉| |027 210828 | |
|----------|--------|------|------------------------|------|
|湖 南 | | | | |
|----------|--------|------|------------------------|------|
|广 东 |广 州| |020 6677315 | |
|----------|--------|------|------------------------|------|
| |深 圳| |0755 2227299| |
|----------|--------|------|------------------------|------|
| |珠 海| |0756 225315 | |
|----------|--------|------|------------------------|------|
|广 西 |南 宁| |0771 210038 | |
|----------|--------|------|------------------------|------|
|海 南 |海 口| |0898 490005 | |
|----------|--------|------|------------------------|------|
|四 川 | | | | |
|----------|--------|------|------------------------|------|
|云 南 |昆 明| |0871 3169883| |
|----------|--------|------|------------------------|------|
|贵 州 | | | | |
|----------|--------|------|------------------------|------|
|陕 西 | | | | |
|----------|--------|------|------------------------|------|
|甘 肃 |兰 州| |0931 72005 | |
|----------|--------|------|------------------------|------|
|青 海 |西 宁| |0971 47877 | |
|----------|--------|------|------------------------|------|
|宁 夏 |银 川| |0951 641496 | |
|----------|--------|------|------------------------|------|
|新 疆 | | | | |
------------------------------------------------------------------
附录三:国际电子信函业务通达范围一览表
----------------------------------------------------------------------------------
|国家和 |国际电子信函| | |
|地 区 |中 继 局 | 传 真 机 号 码 |开 办 日 期 |
|--------|------------|--------------------------------|--------------------|
| | | + 813 3241 6775| |
|日 本 |东 京 |{ |1986.3.1 |
| | | + 813 3241 6776| |
|--------|------------|--------------------------------|--------------------|
| | | + 852 868 1440 | |
| |香 港 |{ |1986.7.21 |
| | | + 852 868 1442 | |
|香 港 |------------|--------------------------------| |
| |九 龙 | + 852 764 1674 | |
|--------|------------|--------------------------------|--------------------|
| | | +1 202 636 1530| |
| |华 盛 顿 |{ | |
| | | +1 202 636 1531| |
| |------------|--------------------------------| |
| | | +1 415 550 5124| |
| |旧 金 山 |{ | |
| | | +1 415 550 5125| |
| |------------|--------------------------------| |
| | | +1 213 586 2690| |
| |洛 杉 矶 |{ | |
| | | +1 213 586 2691| |
|美 国 |------------|--------------------------------|1987.3.1 |
| |纽 约 | +1 212 330 3145| |
| |------------|--------------------------------| |
| |西 雅 图 | +1 206 442 6144| |
| |------------|--------------------------------| |
| | | +1 305 470 0241| |
| |迈 阿 密 | | |
| | | +1 305 470 0490| |
| |------------|--------------------------------| |
| |亚特兰大 | +1 404 765 7265| |
| |------------|--------------------------------| |
| |波 士 顿 | +1 617 654 5098| |
----------------------------------------------------------------------------------

----------------------------------------------------------------------------------
|国家和 |国际电子信函| | |
|地 区 |中 继 局 | 传 真 机 号 码 |开 办 日 期 |
|--------|------------|--------------------------------|--------------------|
| | |+1 312 765 3950 | |
| |芝 加 哥 | | |
| | |+1 312 765 3955 | |
| |------------|--------------------------------| |
| |丹 佛 |+1 303 297 6403 | |
| |------------|--------------------------------| |
| |夏 威 夷 |+1 803 422 9056 | |
| |------------|--------------------------------| |
| |休 斯 顿 |+1 713 226 3404 | |
|--------|------------|--------------------------------|--------------------|
|加拿大 |蒙特利尔 |+1 613 723 2428 |1987.4.1 |
|--------|------------|--------------------------------|--------------------|
|德国 |法兰克福 |+49 69 29 0361 |1988.5.2 |
|--------|------------|--------------------------------|--------------------|
|澳门 |澳 门 |+853 550 117 |1988.12.2 |
|--------|------------|--------------------------------|--------------------|
|澳大利亚|墨 尔 本 |+61 2 413 1243 |1990.1.8 |
|--------|------------|--------------------------------|--------------------|
|巴巴多斯|布里其顿 |+809 429 4118 |1990.7.2 |
|--------|------------|--------------------------------|--------------------|
|西班牙 |马 德 里 |34 1 531 1051 |1990.9.20 |
|--------|------------|--------------------------------|--------------------|
| | |+46 40 23 1371 | |
| |马 尔 默 | | |
| | |+46 40 23 5052 | |
|瑞典 |------------|--------------------------------|1990.12.15|
| | |+46 31 15 7950 | |
| |哥 德 堡 | | |
| | |+46 31 15 7969 | |
|--------|------------|--------------------------------|--------------------|
|匈牙利 |布达佩斯 |+36 1 153 4670 |1991.12.10|
|--------|------------|--------------------------------|--------------------|
|英国 |伦 敦 |+44 71 239 2470 |1992.2.15 |
|--------|------------|--------------------------------|--------------------|
|瑞士 |伯 尔 尼 |+41 31 21 0285 |1992.2.15 |
----------------------------------------------------------------------------------

----------------------------------------------------------------------------------
|国家和 |国际电子信函| | |
|地 区 |中 继 局 | 传 真 机 号 码 |开 办 日 期 |
|--------|------------|--------------------------------|--------------------|
| | |+822 752 0874 | |
| |汉 城 | | |
| | |+822 752 0875 | |
|韩国 |------------|--------------------------------|1992.4.1 |
| | |+825 1 466 0040 | |
| |釜 山 | | |
| | |+825 1 466 0041 | |
|--------|------------|--------------------------------|--------------------|
| | |+66 8 466 0140 | |
|泰国 |曼 谷 |+66 8 46 6 0141 |1993.10.1 |
| | |+66 8 466 0142 | |
| | |+66 8 466 0143 | |
----------------------------------------------------------------------------------
附录四:国际电子信函业务单式目录
电函1001甲 邮政电子信函测试样张
电函1001乙 邮政电子信函测试样张
电函1002 国际电子信函业务传输页
电函1003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交寄清单
电函1004 国际电子信函寄发流水号登记表
电函1005 国际电子信函接收流水号登记表
电函1006 电子信函邮件统计清单
电函1007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验单
电函1008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查单
电函1010 电子信函邮件投递清单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